广州南站设计调研报告

广州南站调研报告

目录

广州南站情况简述

广州南站区位分析

广州南站是客运特等站,又称新广州站或广州新客站,前称石璧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石壁村,是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多模块交通枢纽设施。

广州南站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坐落于广州市与佛山之间,距离广州市中心17公里,于2004年12月30日动工兴建,并于2010年1月30日(即2010年春运前)建成启用。广州南站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共同形成由中国铁道部规划的全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广州铁路客运枢纽。

作为广州的高铁枢纽,广州南站是京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珠城轨、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环线的交汇点,并且是武

广客运专线和广深港客运专线的三个始发站之一,也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的三个始发站之一,另外也建有三眼桥联络线连接既有的广州站、广州东站及广州西站等。

现实意义

广州南站是铁道部和广东省合作加快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京广高铁武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广州春运压力,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完善区域旅客运输结构,扩大运输能力,缓解广州客运枢纽能力紧张局面,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

广州南站以“芭蕉叶”为造型,充分体现广东岭南文化特色。按照代化大型客站“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建设新理念,广州南站站房与站场融为一体,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旅客流线简洁明快,高速铁路旅客“上进下出”,城际铁路旅客“下进下出”,交通流组织快速便捷,实现“双十目标”:十分钟内可换乘公交、地铁;十分钟内接驳高速公路。

建筑规模

广州南站建设总投资额约130亿元,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站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南北长448米、东西宽398米,建筑最高点距地面52米,檐口最低点距地面米。

站体共分为四层:

1、地下层:地下层面积万平方米,为停车场和部分设备用房,

可提供约4000个车位,与地铁站厅相连。

2、地面层:地面层面积万平方米,为长途旅客列车到达和城际旅客列车出发、到达层,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地铁、城市公

交旅客的换乘层,预留旅客入境联检厅。

3、站台层:站台层为旅客乘降的平台,共28条股道,28个站台面,相当于广州火车站的4倍,站台雨棚为大型钢结构无站台柱雨棚。

4、高架候车层:高架候车层面积万平方米,是旅客安检、进站

候车和休息购物的主要区域,预留旅客出境联检厅,屋盖采用预应力索拱及网壳体系。候车层侯乘面积相当于11个标准足球场大,站内设置44台自动售票机,12个人工售票窗口。

一层及三层分析

南站主体呈三层立体结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方为悬空的廊桥,方便开车直接送旅客到站。

南站3层主体大厅中,一层是地面层,为各路列车到达大厅,二层是列车站台层,三层是候车厅和出发大厅。

一层地面层:

从东站口进入南站,左方为人工售票处2,右方为实名验证处,其旁边为自动取款机。向前走去,即到达西进站口,其旁边同样为实名验证处,旅客通过实名验证,通过扶梯或升降电梯到达三楼候车大厅。东西进站口相对,这条走廊通道右侧为扶梯,二层到达的旅客通过扶梯到达一层地面层,走廊通道上设置了多个地铁入口,旅客可以通过扶梯或楼梯到达地下层搭乘地铁。走廊左侧为南一停车场和南二停车场,其中设有(公安)陆地联勤办公室;西进站口外面南侧为公

交车站;最北侧为北一停车场和北二停车场,东进站口外面北侧为长途汽车站。

东进站口旁边为两个东出站口,同样的,西进站口旁边为两个西出站口。正对中间的西出站口为问讯处,其两侧为实名验证区和通往三层候车大厅的扶梯,西出站口左侧为为小件行李寄存处。A区检票口的乘客在南面进行实名验证和三层乘车,B区检票口的乘客则在北面进行实名验证和三层乘车。

总的来看,一层有三条通道,南北两侧的通道靠近停车场,通道旁边设置有洗手间和自动售票机等,中间的通道两侧则为而二层列车到达旅客通往一层的扶梯。三条通道地面都设置有地铁入口,方便到达的旅客到负一层乘坐地铁。

三层候车大厅:

三层候车大厅分为南面的候车A区和北面的候车B区,旅客在一层根据乘坐列车信息,在一层AB区进行实名认证到达三层的AB区。到达三层之后,首先是进行安检,安检口进行南北排队,通过安检口可以看到改签区。

以候车A区为例,从东到西依次为A2—A7检票口,A8—A11检票口.....A20—A27检票口,A28检票口。每一个检票口都设置有洗手间,最中间设置了吸烟室、手机充电处和值班站长接待处。候车大厅还设置了行李寄存,商务休息室,爱心专区和增水处(手机充电处)等。另外,有十多家连锁餐饮点和购物商铺分置于候车大厅两侧,满足游客餐饮。

缺点简述

(一)视线阻碍

二层用作列车调度的站台层,承重较大,所以南站一楼层理所当然的肩负起支撑作用,整个一楼大厅可谓柱梁林立,两排巨大的Y型柱子将整个一楼层分割成三条东西走向的主要通道,三条主通道间又有若干横向通道相连接,南站一层被廊柱和到达口区块分割成横竖井字交错的若干过道。

由于梁柱的遮挡,通道间视线基本受阻,而售票机、地铁口、ATM 机、饮水处、洗手间、停车场等各种设施又散落分布在梁柱后面或两侧的通道边,如果第一次到南站乘车,不熟悉南站,面对这种看不到柱子另一面的井字格路线可能会花了眼,为旅客带来一定的不便。停车、标志及卫生问题

广州南站作为广州市南部片区最大的交通中转枢纽,高铁、长途大巴、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上落客汇聚于此。但就在前些年,南站周围施工围蔽增多,南站周边交通受阻严重,私家车进出南站困难,继而引发出乱停乱放、各类专车“野鸡车”拉客现象严重、出发平台秩序混乱等问题。

围蔽和道路交通标识不清晰,加之南站地下停车场存在接送客不方便的先天缺陷,不少前来南站接送客人的私家车大都不愿意在地下停车场停车,加上南站客流出行需求旺盛,成为专车、出租车乃至“野鸡车”的集散地,乱停乱放就成为家常便饭。

广州南站交通最为繁忙的路段,莫过于现在正承担客流进出站主要通道的西出发平台,以及客流出站后继续出行的主要出口——南侧公交站场,但这两地每天都在上演“车流大战”,同一时间,在一地最

多可以聚集多辆私家车和出租车。而这些车辆中仅有小部分是送客到南站的大部分是等待中的接客车,由于不知道列车时刻表,或列车误点等原因,接客车往往一停就是半小时以上,对交通影响极为严重。

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管理,有关部门的整治力度不够,二是交通标志引导不清晰,服务不够。

自建成以来,广州南站大大小小的整改已有多次,但如今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我个人感觉在交通标志引导方面,南站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但对于车辆停放、黑车横行和卫生的问题,南站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来为各位旅客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关于广州南站地下空间规划

第二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4年5月28日上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南站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优化方案》。项目位于广州南站核心区域,北接南站北路、南临南站南路、西接广州南站大楼、东至屏山河。跨越石兴大道、三坊路、石洲中路,项目用地面积为18公顷。

广州南站作为华南大型交通枢纽、广州南部的发展引擎,随着区域性公共交通布局的日渐复杂,预测2020年将达到30万人次。《方案》中所提出的优化地下空间建设,针对极可能发生的换乘困难,而对新增交通设施的一次整合。根据《方案》,未来广州南站核心区将通过地下空间建设,使高铁、地铁、城际轨道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平均换乘时间缩短一半,效率提高一倍。

该规划调整后,广州南站核心区将建设三层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27万㎡(含石洲中路则为万㎡),其中商业用地万㎡,公共服务

设施万㎡(公共通道10万㎡),设备用房和车道万㎡,停车场及设备房万㎡(共约999个车位)。

根据《方案》,开放地下空间后,广州南站各交通设施之间的换乘将更加便利:“更便捷、更快速、同层、无缝换乘”。

2016年1月,广州南站区域地下空间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项目进行了批后公示。公示显示,南站地下空间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这一数字比此前规委会审议通过的面积要少,建筑面积比原方案减少约11万平方米。公布的建筑工程规划批后公示却显示,该地块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比此前的规划要小很多。

公示的规划显示,建设单位为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该项目公建配套包括公共厕所,警务室,便民服务点,卫生站,垃圾房,垃圾中转站,咨询中心,母婴室,管理用房,联合执法大队,志愿者服务站,民政救助站,垃圾收集点,文化教育展示,物业管理用房,联合执法大队办公室。该项目还将配置地下机动车停车位9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