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当有一天你老了

  散文:当有一天你老了

  孩子优秀不优秀?看父母生病的时候,在不在身边照顾,哪怕他们在国外,哪怕他们在内地,如果做不到孝道,忘掉中国五千年继承的优秀传统,那也算不得优秀的孩子。下面勤学考试网小编整理了散文:当有一天你老了,希望大家喜欢。

散文:当有一天你老了

  今年以来,陆陆续续参加了几位德高望重老人的葬礼,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在85岁以上去逝的,按新疆习俗来说也属于高寿。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离不开这条法则。

  但是,我却看到一种现象,记忆犹新,久久难忘。

  几位老人生前,儿女一般都是三四个,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左右,孙子孙女年龄二十岁上下。老人自生病以后,都是儿孙绕膝,从头至尾无微不至照顾。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真正体现了中国几千年养老送终的优秀传统。

  中国快速老龄化,带来一个新的、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父母养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养孩子有什么用?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这首诗,朗朗上口,家喻户晓,世人皆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他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尊敬之情。

  唐宋诗词,之所以受到海内外读者喜爱,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能够引起共鸣,主要是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内容哲理,寓意深刻。

  等我理解悟透诗的真正含义,已经步入知天命的时代。

  殊不知, 事情不摊在自己身上,一家不知一家难。 一次,朋友聚会,三杯以后尽开颜,兴趣索然,谈到家和万事兴的话题:

  朋友甲说:家和首先百善孝为先,真羡慕你们,兄弟姊妹多,可以轮流照顾父母,多好呀!

  朋友乙说:现在进入老龄社会,我们这个年龄段处在关键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两个同时要照顾双方父母4个老人,目不暇接。虽然如今国家放开三胎生育了,可惜我们育龄期过了,不想折腾了。

  朋友丙说:你们羡慕我啥呀,看起来,我们兄弟姊妹多,掰着手指头算,除了我现在留在新疆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国外工作,有美国、英国、德国的。如今,全靠我和你嫂子照顾年老的父母,他们一般很少回来,当前疫情防控期间更不用说了。所以儿女远了都无用。

  听了上面三位仁兄诉说,我陷入迷茫。昨日,翻看一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更是沉浸在纠结之中,它说出了父母对于子女的关心是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关心的。这也是父母与子女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两代人的思维差异便在此中体现出来。只有当子女也成为父母时,才能理解现在自己父母的感受吧。

  最近,一位好朋友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前没有感觉,随着年龄大了,身上的零件开始出现毛病了,现在住院本身就难,幸亏我们的孩子在身边可以照顾,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算有几个好朋友帮忙,也不能让他们天天在医院照顾你呀。

  伟大的先哲孔子先生早就预见了今天的时局,说的非常透彻。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

  孔子先生意思是说:父母身体健康时外出,要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身体需要照顾,而自己又需要外出就“必须”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以尽孝道游“必”有“方”。

  都说百善孝为先,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都说自己的孩子很优秀。

  孩子优秀不优秀?看父母生病的时候,在不在身边照顾,哪怕他们在国外,哪怕他们在内地,如果做不到孝道,忘掉中国五千年继承的优秀传统,那也算不得优秀的孩子。

  养老送终,依然是祖训,是不朽的真理!不然父母为什么要生养孩子?除了应该为国效力以外,伺候父母颐养天年,就是儿女的天职。

  儿女有没有指望,确实戳中老龄化进程中的神经,也刷到他们的泪眼。

  儿女尽孝要趁早,不要等着父母过世,搞的再风光排场,又有何用呢?

  生儿育女不仅仅是传宗接代,它涵盖了人性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