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调研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课题--“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变迁的调查

分院:商学分院

专业:会计学

学号: 13826333(13616105、13826342)

姓名:姚媛(张梦兰、张启新)

电话: 630365

“社会调研”团队分工说明表

分工

社会调查分工

姓名

姚媛查找资料,分发问卷,汇总整理最后的调研报告

张梦兰帮助分发收集问卷,负责撰写主要的调研报告内容

张启新收集整理资料,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注:(由团队调研者填写,个人调研者勿填;本表仅供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参考!)

2014年 12 月29日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变迁

一、引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内战的处境,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相关范畴及现状的概述

在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对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具有深远意义,而且也回顾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教训,提出要按实际情况来发展经济,进而采取了改造开放的政策。全会认为农业方面我们国家是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加分配,把个人的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改变工农差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1. 所有制改革;

2. 价格改革(由政府定价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3. 建立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4. 宏观调控体系重建。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5. 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

6. 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以上这些改革使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三、调查结果及其成因分析

(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表格出自相关网站统计结果)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项目1990 1995 2000 2007 2008 调查户数 (户) 35660 35520 42220 59305 64675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人) 3.50 3.23 3.13 2.91 2.91 平均每户就业人口 (人) 1.98 1.87 1.68 1.54 1.48

平均每户就业面 (%) 56.57 57.89 53.67 52.92 50.86 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

(包括就业者本人) (人) 1.77 1.73 1.86 1.89 1.97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 (元) 1516.21 4279.02 6295.91 14908.61 17067.78 工薪收入1149.70 3390.21 4480.50 10234.76 11298.96 经营净收入22.50 72.62 246.24 940.72 1453.57 财产性收入15.60 90.43 128.38 348.53 387.02 转移性收入328.41 725.76 1440.78 3384.6 3928.23 可支配收入1510.16 4282.95 6279.98 13785.81 15780.76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元) 1278.89 3537.57 4998.00 9997.47 11242.85 食品693.77 1771.99 1971.32 3628.03 4259.81

衣着170.90 479.20 500.46 1042.00 1165.91 居住60.86 283.76 565.29 982.28 1145.4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8.45 263.36 374.49 601.80 691.83 医疗保健25.67 110.11 318.07 699.09 786.20 交通通信40.51 183.22 426.95 1357.41 1417.12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2.26 331.01 669.58 1329.16 1358.26 杂项商品与服务66.57 114.92 171.83 357.70 418.31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构成

(人均消费性支出=100)

食品54.25 50.09 39.44 36.29 37.89 衣着13.36 13.55 10.01 10.42 10.37 居住 6.98 8.02 11.31 9.83 10.1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14 7.44 7.49 6.02 6.15 医疗保健 2.01 3.11 6.36 6.99 6.99 交通通信 1.20 5.18 8.54 13.58 12.6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12 9.36 13.40 13.29 12.08 杂项商品与服务0.94 3.25 3.44 3.58 3.72

从该表格我们很容易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移,居民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远大于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广大人民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人们从吃饱到吃好这一转变,可以看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由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到现在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对绿色食品的严格要求等;从穿暖到穿好这一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款式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从土坯房到现在的高楼居住,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在改革的推动下,我们也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是较多的,使得许多贫困孩子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总的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社会在生活方面都发生都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但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也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扭转了以前的一些错误看法。然而,有得必有失,我们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当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如果中国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取得进一步的突破,那么及时处理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就变得极为必要。以上这些辉煌成果是我们有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的总的方针政策就是设置经济特区,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可现在的贫富差距似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改革前,城市基尼系数为0.11,农村的为0.13,改革后,城市为0.36,农村为0.41,然而基尼系数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系数越低,居民收入差距越小,可见,城镇居民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2.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突出。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都成为了交通工具;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但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

3.人们的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就业问题对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数额庞大,农村就业矛盾相当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就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就业比重依然偏高,人口基数庞大,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我国城镇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的加大,使得城镇失业现象日益严重。

面对城镇居民收入拉大的问题,国家可以采取效率公平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措施,为减少差距,政府可以对收入高者收税,对低收入者规定最低工资,给以补贴、失业救济金等。另外还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1.大力发展经济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对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从财政上

多投入,使落后地区的经济能加快发展,从而缩小地区间差别。

2.普及教育,使教育机会均等。收入的高低与教育水平有关,实践已经证明,受教育

水平越高的人,其收入就越高。普通劳动者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也会改变其收入偏低的状况。政府应加大教育的投入,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要解决贫困家庭孩子无力上学的问题。

3.要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这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是

法制经济,法制健全就能取缔不正当的非法收入,从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4.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有力的经济杠

杆,可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问题。要加强对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

(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出行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我们小组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出行方式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统计,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以分发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人数300人的调查,以下是我们小组对于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汇总整理: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出行方式变化统计表格

出行方式10~15 16~25 26~36 35~45 45以上

自行车11 13 14 2 14

步行9 19 8 6 23

公交车17 22 21 18 8

私家车23 6 17 34 15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出行方式变化条形统计图

毛概调研报告

从表格可以看出少年中乘坐私家车的人数较多,可见父母这一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青少年中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的人数居多;青年和中年人需要上班上班,因此大部分的人几乎都是开着私家车或是乘公交车;中老年人因为不热衷于开车,而是喜欢以锻炼身体的方式—步行去上班,还有一些下岗的老人则会喜欢在空余时间去散步。

总结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人民的生活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的出行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私家车的数量更是增加了不少,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更乐忠于享受生活了。

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城市中最常见的就是交通的问题,除了堵的问题,城市的交通管理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以及秩序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多的阻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对学生人群就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为就目前来说,很多学生也是对交通规则也不是很清楚,意识也比较薄弱,几乎没多大的约束力;其次,交警管理力度也应增大,特别是在红绿灯斑马线的地方,对人们也要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屡教不改的,适当的加大对他们的处罚;最后是针对在道路上的很多不文明现象进行管理;而交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首先,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其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然后,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对于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我们可以实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 要从增加工作岗位入手,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只有宏观经

济增长,工作岗位才能增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知识型人材就业;同时要促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增加农民工就业,对增加雇用劳动力的企业,政府要给予资金补贴。

2.要从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劳动力实现就业。要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实习,以增加职业技能,并鼓励企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并对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要鼓励创业,并对创业者给予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