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识别上存在问题

精准扶贫识别上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

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

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的能力都十分弱,

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

村贫困对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用的通讯信号、看病就医、

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

贫困对象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

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

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

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

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

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

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

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

人的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

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

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

节工作。

(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底数是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

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最为重要的

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

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

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

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

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

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

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

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

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提高扶持效果。对精准扶贫户,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

准“症结”,选好“药方”,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

我们按照精准扶贫计划的实施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

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

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二是整合

资源,突出产业发展,实施生态建设。三是劳务创收扶贫。对有劳

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施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

(三)精准管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精准管理就是要突出

精准扶贫主体的作用,建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乡镇包村领导、住村工作组参与

的监督机构。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要有“舍我其谁”

的担当意识,住村工作组要树立“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帮扶要有

针对性,帮扶措施要与帮扶对象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相适应,要能

促进贫困群众长远发展,要能发挥帮扶效果,要能真正帮助贫困群

众脱贫致富。

三是各级帮扶单位要有相应的干部住村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尤其

是干部下乡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增收管理办法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帮扶工作。

【篇二: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瞄准贫困群体开展针对性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然需求,但扶贫工作过程中仍出现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

占和浪费国家扶贫资源的问题,无法真正让贫困人口真正走上富裕。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精准扶贫:

第一、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基层政府组织干部入户调查,并积极与各联村单位衔接,抽调联村单位干部参与信息采集工作。

通过全面采、惠农政策、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教育信息管理、社会救助、卫生扶贫、富民产业发展、劳动力培训、精准贷款等10

项信息,准确掌握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并对信息进行了审核,保证

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再通过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

等新思维,集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实时更新等功能于

一体,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数据基础。

第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盘活贫困地区资源,授人以渔。政府

应坚持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农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科技创新和新型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农民培

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将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实现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对现代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有专门的扶贫

指标和奖励措施。在推行公司+农户、大户带动贫困户等产业扶贫

模式的同时必须要明确提出贫困户的盈利模式,不能把贫困户沦为

简单的原材

料提供者。

第三、精准扶贫与创新考核机制相结合。立科学考核体系,抓紧制

定贫困县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精准扶贫党政一把

手责任制,改变由主要考核地区gdp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转变;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坚持既看眼前又看长远,既看发展又

看基础;创新考核方式,采取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

考核相结合,并充分运用现代手段,随机抽样网络评价,建立科学

考核体系;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把扶贫县领导干部的政绩升

迁与扶贫绩效挂钩;对扶贫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

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对扶贫攻坚贡献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引导干部全力扶真贫真扶贫;对扶贫进展迟缓的地区扶贫工作开展

不力的个人进行批评直至追究责任,严格奖优罚劣。

第四、运用“互联网+”思维,搭乘电商经济,脱贫致富。网络电商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建议针对部分贫困户

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进行精准扶贫,展农业电商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

产品电商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网上农产品市场调查、促销、交

易洽谈、付款结算等。通过“鼠标+大白菜”式营销,减少农产品流通

中间环节,拓宽优质农产品销路,从而实现精准扶贫。

【篇三:如何准确识别精准扶贫对象】

如何准确识别精准扶贫对象

为全面客观地掌握贫困对象的经济状况,精准确定扶贫对象,有针

对性的实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措施,将贫困对象识别程序、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测算方式方法拟定成册,以便开展工作和广大群

众了解。

第一部分贫困对象的识别程序

1、在识别工作启动之前,乡镇精准扶贫工作干部先指导群众严格按

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测算方式方法(本手册第二部分)预测自家的

人均纯收入,测算过程中要严格保证测算的客观真实。

2、农户测算结果按照2011年不变价计算,人均纯收入高于2300元

的为非贫困对象,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户可向户籍所在地

村委会提出申请,同时填写《贵州省农村贫困农户申请书》。

3、农户自测工作结束后,由县委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成立入户调查小组进村入户对自愿申请的对象

家庭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4、依据调查结果,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申请农户逐户审

核评议,如果本村申请农户数超过指标

的,通过人均纯收入由低向高来确认贫困对象(人均纯收入相同的

可并列),由与会全体人员签字认可后,在村公所和本村人员聚集

地进行为期五天的一榜公示。

5、一榜公示期满后,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牵头组织乡镇干部,对村级民主评定出的对象进行回访、核查,根据回访结果,乡镇人

民政府对村级上报名单集体研究同意汇总后,进行为期三天的二榜

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文件报县扶贫办审批备案。

6、县扶贫办对乡镇上报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后,将下达批复文件,并

在网上进行三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开展建档立卡工作。

第二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及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

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按照人口平均后所

得的收入。通俗地讲就是毛收入减去相应生产成本后除以人口数。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

公式一(常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

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

用-调查补贴-赠送亲友支出)/农村居民家

庭常住人口

公式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农民人均实物纯收入。

2、公式指标解释:

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的总收入指调

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特别

注意,总收入是未扣除生产费用的收入。就威宁县来说,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收入:本年粮食产量(除去卖掉的部分)折算成农业收入,加上出售农产品得到的收入。

(2)牧业收入:出售牧业产品得到的收入。

(3)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打工收入,行政、企事业单位工资。(4)第二产业收入:主要包括建筑业收入。

(5)第三产业收入:主要包括做生意所得收入。

(6)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a.救济金、救灾款、抚恤金;b、政

府各项补贴。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即从事生产经营和非生产经营

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农业上:种子、肥料、农药、农业上雇佣帮工费用、运输费用、农

业上用电费、农业上用柴油或汽油费用、

农业器械购买或维修费用、地膜等。根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农业

生产费用平均占农业总收入的40%。

牧业上:购买种畜、周转畜费用、饲料、兽药、幼

畜、幼禽、种蛋、雇工费用等。根据多年统计数据分析,牧业生产

费用占牧业总收入的70%。

建筑业:主要包括从事建筑业所需工具、器械费用

等。

做生意:主要包括购入产品成本、雇工费用、运输

费用、租借场地费用等。

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税费主要指工资性收入中的

个人所得税,做生意所缴纳的工商管理等税费。承包费主要指从事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上交的土地承包费。

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组成结构和农村居民家庭总

收入一样,计算的是统计周期类的所有家庭成员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未将统计周期类得到的实物(包括粮食产量(不包括卖出获得

现金的部分)、从单位或雇主得到的实物、从政府部门或组织得到

的实物等)计算在内。

农民人均实物纯收入:主要是将统计周期类(一般

为全年)的家庭的粮食产量(扣除卖成现金的部分),从单位和雇

主处得到的实物,从政府和组织得到的实物等按照一定的价格公式

折算成收入。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组成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分,可分为:

工资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或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

动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劳

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三个部分。

家庭经营纯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

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相应地扣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费用后

的收入总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又包含以下几方面:

(1)第一产业收入:a、农业收入;b、牧业收入;c、林业收入;d、渔业收入

(2)第二产业收入:a、工业收入;b、建筑业收入

(3)第三产业收入:a、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b、批零贸易、餐饮业收入;c、社会服务业收入;d、文教卫生业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

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

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金、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费用等。

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或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