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事故诱因分析

PAGE 4

铁路行车事故诱因的分析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命脉,有了安全,企业才有生存、发展和效益。铁路这个具有庞大机构的企业,特点就是点多、线长、面广。因此,安全隐患尤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制定严格、严肃、严谨的规章制度,执行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为确保行车运输的最大限度安全而不断提高我们的全员素质,以全天候、全方位的工作资态来适应现代化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与飞跃。

一 、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

(一)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对国民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重大、大事故,造成行车中断,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还可能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社会动荡,甚至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2.运输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分布广泛,而且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水电等多部门组成的,它犹如一架巨大的联动机,昼夜不停地转动,每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必须安全、准确、迅速、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往往影响一线或一片,甚至涉及整个运输生产安全。因此,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运输秩序和生产秩序。在运输生产活动中,各部门、各工种人员只有提高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才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标志。铁路运输的产品是旅客或货物的“空间位移”,其计量单位是吨公里,人公里或换算吨公里。产品质量特性包括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利和文明服务,其中安全最为重要,货物如果在发站、到站或运输途中因安全得不到保证,发生事故,导致货物损毁,不但损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铁路运输部门本身的产品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发展运输产品质量特性,运输安全是最重要的质量保证。

4.安全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谁的优势得到发挥并被市场认可,谁就能占据有利地位,能更快地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公路等级、汽车技术性能的提高,民航飞机的更新,使竞争的中心进一步演变为“高速度、高密度”,铁路运输的市场份额由此产生了流失。为夺回失去的市场,铁路运输业也以“提速和增加发车密度为主要回应手段,与公路、民航展开竞争,加快铁路改革和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运输安全局面。如果安全形势不稳,经常发生重大、大事故,势必打乱运输秩序,干扰总体部署,降低经济效率,铁路运输就会失去市场,铁路改革和发展就失去重要的前提与基础,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铁路行车安全情况不稳定,固然有设备、环境因素,但主要因素在于铁路自身的管理因素造成的。

 

5.事故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危害性极大对于铁路来说,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是最大的节约,只有尽量减少或消灭事故,铁路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何谓事故:事故是由于操作管理不当等原因产生的生产过程中的变故。无数事例证明,一起重大、大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外,还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给运输市场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所以抓安全生产就是要找出安全的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铁路运输线路的畅通,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二)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分析

1.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

事故是安全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在于如何消除隐患避免隐患发展成事故,只有细致的分析各种事故产生的诱因,才能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铁路在普遍应用了联锁设备后,接发列车作业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运行条件、自然条件发生变化或行车设备发生故障,不可避免地造成设备功能部分或全部停用,这种情况下办理的接发列车作业,铁路行车组织称之为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当发生非正常情况时,因其设备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不能保证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而是依靠“人”来保证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如果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一旦疏忽失控,将直接危及着接发列车工作的安全,甚至会发生行车事故。

2.职工素质不高,应变能力差当车站在正常情况下办理接发列车作业过程中,因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非常情况时,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因平时对设备性能了解的少,加上业务素质不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差,在作业当中常常发生手忙脚乱,程序颠倒,顾此失彼的现象,极易漏掉重要作业程序。如车站正常办理发车闭塞手续后,在准备发车进路过程中发现进路上某个道岔失去表示,车站值班员极易因业务不熟而紧张,漏掉“现场确认道岔开通位置”的重要作业程序,臆测行车,给接发列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3.安全意识薄弱,违章蛮干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是车务部门安全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工作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但在实际作业中一些干部职工安全意识薄弱,在作业过程中对自身要求不严,违章蛮干较为严重。

4 .干部作风不实,监控形同虚设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是车站运输生产中最主要作业项目之一,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铁路的安全和效率。当车站发生非正常情况时,为了确保接发列车工作的安全,按规定站长或车间主任必须到信号楼及关键岗位监督作业,但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的情况相当严重,对监控制度不落实,不能按规定要求到岗监控,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比较严重,其中形势主义尤为突出,不善于从别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热衷于一时的传达议论,却不从中吸取教训,改进自己单位的工作,结果事故隐患仍然依旧。

5.安全与效率的矛盾作为列车调度部门,在安全的前提下,是以“快”字当头组织铁路运输生产,而作为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在非正常接发列车过程中,因其程序繁杂,作业缓慢,从而导致安全与效率的矛盾发生。如若在调度部门的极力督促下,一味求快,现场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必然造成简化作业程序,臆测行车,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6.存在侥幸心理个别职工平时违反规章制度作业并未发生事故,产生了侥幸且对违章蛮干严重性认识不足。另外,有些车站疏于日常安全意识教育,监控干部对作业安全把关不严,这些也是造成接发列车作业人员不按标作业,不认真落实安全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8.要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就必须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安全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到决策层、管理层和生产层等行政岗位上,把班组长以上的干部组织起来形成庞大的政治工作网,在工作中、学习中用一种直观化、形象化、经常化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渲染到职工思想,以达到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三)对策与措施

1.规范干部的检查行为,安全在于管理,管理在于干部,干部重在作风,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规范干部的检查行为。一是建立《安全检查表》制度,为了克服当前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的盲目性和走马观花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安全检查表》制度,由专业部门针对那些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详细制定各部门的专项《安全检查表》,凭表检查,依表分析,确保每次检查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二是推行安全问题跟踪落实制度,针对当前“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只讲形式,不抓落实的情况,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跟踪落实制度的重要性,对安全问题,在抓好总结,分析和整改工作,做到安全管理有始有终,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布置、落实、检查、反馈、总结整改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2.强化班组自控能力,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它面向生产一线,直接参与运输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强化班组的自控能力。首先要重点解决好班组长的培养和选拔,要通过竞争机制,把技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且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和组织能力优秀职工选拔到班组长的岗位上来;同时要健全完善班组联防互控各项制度,做班组各项工作的考核落实。这样以班组长为核心,以班组团结协作和职责互补为基础,促使班组内职工严格落实作业自控、互控和他控,努力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使生产现场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性格局,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3.全力消除安全隐患,隐患可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或一种状态或二者的结合。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隐患一旦被识别,就要予以消除。

4.加强安全与效率关系的引导,效率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率。遇到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时,参加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应严格落实作业标准,积极组织,力争高效,但绝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效率,而简化作业程序,尤其是当设备故障原因不清,影响范围不明,难以确认等情况,更要认真对待。

(四)职工思想意识的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首要前提,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一项管理机制的建立,势必对有现有的管理模式带来冲击。由于部分员工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习惯于老思维、老套路,缺乏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并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在思想和行为上给予抵制,已成为管理机制创新的最大阻碍。加快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必须首先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有效解决“穿旧鞋走新路”的问题。以“八项行动”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既要宣传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正确分析对比改革措施的利弊,还要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全体员工树立大局和长远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摆脱老的束缚,适应新的形势。

2.通过目标风险抵押,把各级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风险抵押中坚持全员性、差异性、风险性。所谓的全员性:即全体职工工人进行风险抵押,充分调动所有职工抓安全、为安全、保安全的自觉性。所谓差异性,即根据个人岗位不同,承担安全责任的大小不同,在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上呈现巨大的差异性。通过差异性,充分体现责任与利益相统一,极大地刺激了职工履行职责,狠抓安全工作的主动性。所谓风险性,即在抵押进限内,如果发生事故,全部没收抵押金,重新进行抵押,如果不发生事故,等额奖励,通过建立安全风险抵押,引导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把各项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通过努力工作,降低安全风险,争取获得最大效益。

3.现场管理由随意性到规范化,考察前期整个现场管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有一些随意性的东西,给强化作业标准造成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站段,特别是车间,在严格管理及严格考核方面,较突出地存在制度不落实问题,一些情况下凭想像办事,以至很难形成一套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日常管理及考核规范。针对这个问题,下一步的整改思想是健全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程序,作业贯彻落实作业标准的核心部分,具体地:一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一律要立即纠正、当场上帐。严格对照标准进行班后分析结果并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分层定责,逐级、逐个明确主要、重要、次要和关系责任者,同时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具体责任;三是依据标准规范制度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把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跟踪盯落实制度来强化对整改的考核;四是严格兑现考核,要按班通报检查发现问题情况,按月公布考核排队结果,把考核作为奖惩分配和清算工资的主要依据,向规范化管理迈出实质一步,促进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