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统计表初步) ▏沪教版

统计表初步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39-40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知道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随机出现的数据;了解统计表的构成要素;会简单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呈现和解释过程,体验统计的意义,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数学表达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树立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科学性。

评价目标:

1. 会用划“正”字的方法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

2. 会将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

3. 仔细倾听,积极发言,声音响亮,回答完整。

(教师发送倾听星、表达星和智慧星。)

教学重点:会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会将数据用统计表呈现。

教学难点: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随机出现的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统计需求

森林运动会即将召开,动物们都来报名了。

出示:(全体动物出现)你看到了几种动物?

这么多动物来报名,组委会的三位组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碰到什么难题了呢?

出示问题:

服装组说:给每一类动物准备不同的参赛服,分别要准备多少件服装?

裁判组说:每一个项目的参赛动物各有多少只?

午餐组说:不同的午餐分别要准备多少份?

小朋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二、收集数据,优化记录方法

1. 尝试记录数据

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在表格内记录,每看到一个小动物记录一次。

2. 有的来得及,有的来不及,产生冲突。比一比谁的记录方法好?

3. 介绍竖杠和划“正”字的方法。

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5个一组进行记录,方便数数。)

4. 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要求:用划“正”字的方法在表格内记录,每看到一个小动物划一笔。

5. 反馈: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

6. 比一比哪种记录方法好?

小结:用划“正”字记录数据比较方便,而且有利于数数。

三、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

1. 了解统计表的结构

(1)认识统计表

我们还可以将记录表中的数据用统计表表示。

(揭示课题: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参加运动会的各种动物只数统计

动物

只数

(只)

7

8

4

6

统计什么?——标题:参加运动会的各种动物只数统计

分几类统计?——项目:虎 兔 熊 象

各有多少只?——数量: 7,8,4,6

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标题、项目、数量组成。

2. 知道统计表的作用

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小结:统计表比记录表更简单,可以一下子就知道动物的只数。

3. 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并提出问题。

(1)出示:裁判组的记录表

正正—

投掷

要求:把统计表填完整。

(2)请学生介绍统计表

(3)比较2张统计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参加运动会的各种动物只数统计

动物

只数

(只)

7

8

4

6

运动会上参加每个项目的动物只数统计

项目

只数(只)

跑步

11

跳远

9

投掷

5

为什么2张表中的总只数一样?

小结:每一张统计表都有标题、项目和数量,项目和数量在统计表内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

四、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午餐组问题。

1. 提出问题。

午餐组要准备多少份肉?多少份草?(这些动物一般吃什么呢?)

2. 设计统计表。

根据刚才得到的信息,设计统计表。

运动会午餐准备情况统计

种类

份数(份)

五、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你收获了几颗星?你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上表现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