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消失的村庄

  优秀范文:消失的村庄

  当年下乡来到陶家汇村,也同样经过眼前这条丁家浜的小河,只是那时还是一座用竹子搭建的桥,走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声响就如发生在昨天一般。勤学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优秀范文:消失的村庄,希望大家喜欢。

优秀范文:消失的村庄

  陶家汇,原是嘉兴西郊仅有几十户村民的一个小村落,也是五十多年前我下乡插队落户的地方。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建,陶家汇村也已夷为了平地,成了“嘉欣丝绸工业园”中的一部分了。

  走进“丝绸园”想看看曾经的故乡?借助地图找到旧址并不难,只是当年能留下来的一点点痕迹,还需仔细辨认才能回想起来。

  由东流淌经陶家汇村,以前称丁家浜的小河依然在,如今是在发挥着园区景观的作用。站在河中石桥上,看着开阔的园区,如刚建成公园般的景色,脑海中却在搜索着这流逝岁月的印象。虽说一扫而光的旧貌,快马加鞭的改造,日新月异的建设是一直来追求的目标,但当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呈现在眼前时,又感觉像失去了点什么,似乎有着莫名的失落感。

  想过去是动员城镇年轻人,到大有作为的农村去插队落户,提倡扎根农村一辈子,其中知青中的邢燕子、董加耕等人,还被树立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楷模。如今则是年轻人流向了日益发展需要的城市。时代不一样,所显现出的变化之快、步子之大,也是从未见过的。

  虽我对旧日陶家汇村的面貌还是能回忆起来,但眼下已是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了,只能让蒙蒙胧胧的情景在记忆的回想中慢慢展现出来。

  回想半个世纪前我与同学下乡时,受到的是敲锣打鼓,标语彩旗,还有轮船专程欢送的待遇。记得那天轮船出城后,绕过三塔湾便沿着大运河一直往西行。我坐在崭新的“金鹊”号轮船里,航行在世界上用人工开挖最长的运河上,听着锣鼓声声,看着彩旗飘飘,小小年纪激动得真有点来不及的感觉。因而尽管是第一次来到了大运河,船上十来个同学并没有过多的好奇心去观看两边乡村的景色,想的是在轰轰烈烈一路欢送下,将如何去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船开了一个多小时后,便在运河沿岸的陶家笕集镇附近码头下了船,然后分别跟着前来领人的代表,走向各个插队落户所在的生产队。

  陶家笕往北走了三里就到了目的地,即陶家汇村,属象贤大队的第六生产队。三里,并非就是这段路程,农村口头上说的大多是个估计数,反正要走上半个来小时才能到达的地方,都被说成是三里。要是化上半天、一天才能走到的距离,就会用几个九来表示,比如是一九或二九的路程了。嘉兴往西有个集市名九里汇,我想应该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当年下乡来到陶家汇村,也同样经过眼前这条丁家浜的小河,只是那时还是一座用竹子搭建的桥,走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声响就如发生在昨天一般。

  走近陶家汇,其村落的式样有点类似四合院那种格局。因早年有村民自己改建成独家门户的,到了六十年代下乡那会所看到的四合院特征已不太明显。相对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姓徐一个家族居住的院落,门庭、厢房都还算齐全,而姓鉏一个家族居住的一些房屋就已看不出四合院的影子了。

  说到了陶家汇村上的姓,虽说有名为丁家的小河,有名为陶家的村落,实际上却并无一户是姓丁或姓陶的,就如大运河上的集镇陶家笕,也没听说有姓陶的家人在居住?我也一直弄不清楚原由,后来还是村里的年长者说起,听听有点道理,但更像是在讲故事。

  据说早先的一些商家出资沿大运河北岸兴建了一些商店,既是生意需要,同时也方便了来往客船停靠休息。渐渐,以商家姓氏为名的集市就叫开了,比如陶家笕,莫家笕等。其中陶家还在离运河几里路开外的地方,买了地,建起了村落,这就是陶家汇的前身。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并与清兵在沿运河一带发生了激战。战争的结果,不管是商家,还是附近的村落都未能幸免,尤其是陶家汇村南的楼房更是惨遭破坏。而陶姓一家竟然不知所终?有说陶家在战乱中死亡了,也有说陶家在太平军与清兵交战前草草卖掉祖业而逃离了,最终只留下了仍以陶家姓氏作为称呼的码头与村落了。

  我想,这大概是村上有徐、鉏、张、许等姓,而没有一家是姓陶的原因吧? 说了陶家汇村上的姓,再说说村上的名字。村民的名字好像不是“财”就是“官”?村上有叫金官、引官、福官、民官等一大堆人,因为比较单一,有时同村人还有重复,只能在前面加个大或小来区别。好多名字中都有“官”字,是期望将来当官?还是一直来就认为当官是一个最好的职业?但同是官,其实相互间的差别可不是一点点的大,究竟是想当怎么样一个官呢?如取名时是希望当个清官,自然没什么觉得有奇怪的地方,至于是贪官、庸官,还是昏头昏脑的糊涂官,总不会是取名时所想要的吧?当然想了也不会说。后来,看到村上的名字一个个写出来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想多了。在陶家汇村的名字中,压根儿就没一个是带“官”字的,而是与“官”发声相同的“观”字。可见多听,还得多看、多思考,否则就成了“官”“观”不分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观”字是后来才改的。也许担心别人会误解,后来就连“观”也不用了。

  其实名字无非是一个人的符号,没必要太在意。

  再说,陶家汇村经太平天国一场战争后,元气大伤。好在陶家汇的村民一直来有勤劳节俭的好传统,又过了半个多世纪,陶家汇村基本上已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到了抗战时期,也许是陶家汇的四合院修缮得还算不错,也许是陶家汇所处的位置与几个城镇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也许是陶家汇傍水而建,交通方便,抗战那年便被一个叫张鹏飞的地方武装看上了。这些武装借助“抗战”需要,扩充势力。发展到鼎盛时规模也有上千人,常驻在嘉兴新塍、苏州吴江等地。也曾与日伪军进行过数次战斗,有一段时间还驻扎在了陶家汇村。这些地方部队涌进来,陶家汇便变成了他们的天下。

  战乱,兵匪的折腾,到了解放大军到来时,陶家汇村落已是十分破旧了。不过,话说回来,衰败的村庄,一穷二白的面貌在土改工作队看起来并非是个坏事。果然,土改后多数村民幸运地划到革命队伍中去了,这使陶家汇村的村民,村民的子女,都有了一个能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事实上也是如此。陶家汇村多年来,有的人当上了人民子弟兵,有的人去了大学深造,有的担任了治理一方的公职,有的则肩负起了城市建设改造的重任,更多的则是留了下来,在广阔的天地里与几个知青一起,朝大有作为的方向努力了。

  记得下乡初,因陶家汇村居住条件还算宽畅,生产队有时也会借用一下,比如用来召开生产队的会议,或用来替代生产队的临时仓库,有段时间还用来办过生产队的耕读小学。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有个“知青”的美称在那里,很自然当起了耕读小学的老师了。只是当初的耕读小学还未走出轰轰烈烈一阵子、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怪圈,一旦标语涮过、筹办工作搞过、自上而下的工作组也检查过,耕读小学的使命也算完成,慢慢也就无声无息了。

  六、七十年代时,正是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时期。记得那时流行一首歌,叫东风吹,战鼓擂。其中有句歌词是“世界上究竟谁怕谁”。这首歌唱起来也是雄纠纠气昂昂,感觉挺振奋人心,加上咱们中国有几亿人,人多力量大,齐声吼一下也会让地球抖三抖。所以一定是敌人怕我们,这是板上钉钉根本不用去动脑想的事。

  记得那时要突出备战问题,需要修筑工事,以落实“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要求。比较简单可行的就是挖地道、防空洞。开始也有点没想明白,这挖洞究竟是谁怕谁?既然敌人怕我们,那挖来有什么用?只要我们发动起一场人民战争,还不打他个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思来想去,这简直是不可能出现的事。不过,对这种执行政策打了折扣的思想一露头,就会受到大家的批评,看来这同样是个不需要去动脑思考的事。后来知道了,这是出于双保险的需要,一旦发生战争,有了防空洞的保护,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我们都将战无不胜。

  深挖洞时,陶家汇村也是积极响应。回忆起来,记得当年就是在这条小河岸边的位置上,我与队里的几个小年青,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了开挖。印象中,大伙都很来劲,但具体开挖有怎么样一个要求,却并不清楚,因而是边挖边思考。有人还设想在临河的洞口要增加几个枪眼,这样万一敌人摸进来,就可打他个措手不及。现在想来有点可笑,可那时却是认真的。

  刚挖时,想仿《地道战》那样挖成上下可串通,但行不通,因刚一挖深,就好比是在挖井,转眼就是水。后来干脆就一直往里挖。因洞挖深后的上面是个竹园,大家估计在没使用任何水泥一类的战略物资情况下,这洞相对会比较坚固。可挖着挖着却偏偏碰到了不知名的祖坟,自然遭来村里一阵责怪。不过好在谁也说不清楚是哪家的,也许是从前的陶家吧?不过这么一来,开挖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加上后来上面也没再组织检查进度,这防空洞也就此算完工了。

  一段时间后,这竹园上面还出现了塌陷,都知道这是当初深挖的结果。后来防空洞不再继续挖了,至于真正需要维修一下村子的事,那年头好像从未进行过,一如我当初下乡时的模样。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村民们想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慢慢强起来了。只是那时想建造或维修房屋实在有很多的困难,原因是缺乏建房所需的材料。象砖、瓦,还可以自力更生,比如自己先动手制作好泥砖,然后想法高价请个师傅来帮助烧土窑。也可以是设法取得烧砖、瓦所需的砻糠,然后到公社在运河边上开办的窑厂里去换购。那时知青队伍中,凡家里能帮助筹集到煤球供应票证的,或能到碾米厂开后门买到砻糠的尤为吃香,与村里关系自然也是十分的融洽。

  建筑材料既买不到,又没足够的门路,有的人就动起了歪脑子,即看中了从前人们打在河中公共设施用的木桩,会将其一个个重新拔起来去充当建私房的木料。就连大运河纤塘上的小桥、运河驳岸上的石料,也难完全保留下来。好在陶家汇村上的人,还是明白应遵循的规矩,基本没受当时这些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因而那几年,陶家汇村上真正动手改建住房的村民并不多。

  直到进入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已逐渐出现,农村建新房就越来越普遍,而陶家汇村原具有的四合院风格,也就慢慢消失了。再后来嘉兴城市扩建进入了快车道,城市主要交通干线的延伸段也修筑到了陶家汇村的附近,陶家汇村的历史使命就此告一段落,去顺应村庄变化的需要了。

  村庄拆迁后,村民都集中搬住在统一模式建起来的小区里。随着发展,据说现在的小区不知哪天又将会面临拆迁改造,我看看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目前村民迁居进入的这些小区,都只建了二层,成为了一个“城中村”。想想,就是建别墅也都三层、四层了,这实在对不起今天这昂贵的土地资源了。

  眼前,小河的水在园区里仍静静地流淌着,已没多少人还记得这河曾经的名字——丁家浜,也很少有人知道昔日紧邻河边有个村庄——陶家汇,能看到的是空旷的园区、公园般的景色,以及周围在建的高楼、在建的道路,却不易看到自己曾经为粮食丰收而苦干的农田景色。 走出园区,又遇见了从前陶家汇村上的熟人,相互间也是一会感叹人,一会感叹地,感叹着这如此之大的变化。

  虽然融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有个过程,但无论你现在的心情是正享受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惊喜,还是因没能跟上时代步伐而处在懊恼之中,每个人藏在心中的美梦,想象中一定是胜过今天所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