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扶贫方案

金融精准扶贫方案

【篇一: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吴亮1

(1.中国农业银行鹰潭市龙虎山支行,江西鹰潭 335200)

摘要:相对于政策性扶贫,金融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力武器。本文从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金融精准扶贫

的特点,解答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不适应性,最后指出当前金融精

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必须做到环境、农户、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四位

一体。

关键词:金融精准扶贫;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道难题,而这一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怎样才能消除贫困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

高度重视。扶贫有多种方式,而金融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

力武器。金融精准扶贫和政策性扶贫相比,可以极大地缓解贫困地

区资金供需矛盾,它主要是采用精准投放金融产品的方式,积极发

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推进造血式的扶贫模式,促进提升贫困人

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大幅减少贫困人口的宏伟

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口号,对当

前的扶贫工作也提出了明确地要求。在经过上一轮扶贫攻坚战之后,当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金融精准扶贫

开发起步较晚,起点不高,服务方式匮乏等问题导致贫困地区发展

内生动力不足,影响生产水平的发展,难以较好的解决现有的贫困

难题。

1 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1.1 环境恶劣设施落后,金融精准扶贫风险大

扶贫地区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人口地增长、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有的地方已无地可耕,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

难以保障,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陷入自然环境退化、贫困加深的恶性循环中。加上前期投入,人口增长以及财力不足等

各项因素,导致扶贫地区基础实施差、公路覆盖面窄、农村改造率低、住房条件差等一系列难题。

1.2地方政府认识不足,金融精准扶贫难推进

地方政府对金融精准扶贫的认识不统一,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一定

的担当意识,存在步子不大、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思想、担保机

制设置不合理、风险补偿金设立难等问题。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涉及

部门多,协调难度大。扶贫资金多为财政性资金,条块管理,专款

专用。财政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占比较小,扶贫资金有限,难以发

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3金融机构制度不全,金融精准扶贫无动力

针对贫困地区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货币信贷倾斜政策配套不够,金融机构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动力不足。专项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配套不够,目前针对贫困地区专门的风险补

偿、税收优惠、财政奖励、费用补贴等政策还不完善,难以吸引金

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加大投入,导致现有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与贫困地

区需求配套不够。

1.4贫困农户认识不足,金融精准扶贫无水源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及整体文化素质等因素,贫困

地区农户增收渠道单

一。贫困地区农户贷款的需求主要是生产设备的采购、建房、婚丧

嫁娶、大病住院、子女上学等,日常对贷款的需求并不是非常迫切。有些贫困户仍抱着依赖政府“输血”式救济的老观念,有些贫困户甚

至有“金融扶贫是国家救济,可以借钱不还”的错误想法。 2 当前金

融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2.1摸清扶贫对象,科学测度资金需求

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在于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有精准的措施。要大

力开展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完善建档立卡信息、加

强扶贫对象审核,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融合的贫困户识别帮

扶机制,确保贷款对象精准。要与地方政府部门紧密联系,采取有

效措施出台政策、创新产品、改善服务,切实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性。

2.2创新担保形式,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作为金融扶贫发展主导一方,政府部门要通过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均衡和补偿机制,使供需双方消除矛盾、更好对接。在担

保方面,要为金融扶贫服务对象提质增信,又可帮助银行分担风险。

增加担保基金,扩大惠农贷款效应。财政部门要克服困难,筹措资

金增加担保基金,扩大惠农贷款规模,以满足惠农贷款需求。

2.3完善金融扶贫政策,增强金融扶贫动力

金融机构要大力强化践行社会扶贫责任,进一步完善金融精准扶贫

的具体办法,对资金规模、机构网点、业务人员等资源实行倾斜配置,放宽和降低准入门槛、审批流程等,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着

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扶贫体系。国家有关部门要统筹出台

金融扶贫优惠政策,增大扶贫贷款贴息覆盖面,对贫困地区金融机

构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2.4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增强农村的信用意识

教育农民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去认识信用的重要性,进行观念教育,培养诚信意识,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建立农村征信

体系。以村为单位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对农民个体、农村集体和镇

集体进行评级,并建立档案记录诚信情况,在贷款方面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倾斜,并且贷款的利率较低,建立农村信用监

管机制。 3 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3.1农户+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大力开展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完善建档立卡信息、

加强扶贫对象审核。以单个贫困家庭为对象,这些借款者的资产较少,而且文化水平很低,基本上都是文盲,对银行业了解的更是少

之甚少,对此,金融机构组织其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去介绍银行的业务。推行单个成员,借款的期限为1年,分期还款,该项借款的额

度较小。

3.2小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以多个贫困贫困作为对象,推行小组联合贷款制度,小组成员之间

具有连带担保责任,一成员未能正常还款,所有成员贷款必须全部

收回。该借款的期限为同样1年,可循环使用,分期还款,同时相

对单户+金融精准扶贫可以适当提升该项借款的上限,该项借款的额

度能够满足贫困农户一般的日常农业需求。

3.3农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农地+金融模式就是将农地作为抵押,以此来向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

资金融通方式。从总体上看,此种模式拓宽了农村

抵押物的范围,将农地作为了一种抵押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

了贫困农借款担保难的问题,解决了贫困农户无资产抵押担保地问

题,有利于农户从银行获得资金,也有利于银行对其投入资金,从

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4 产业+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对农村、农业经济

经营方式的创新,各个参与主体具有共同的利益。农业产业+金融扶

贫模式,是根据市场导向来进行生产,支持加工和销售的具有地方

特色的龙头企业,通过产品来带动基地建设,又通过基地的建设联

系千家万户,从整体上解决贫困问题。

后论

综上所述,要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造血”作用,亟需加强和改进当

前环境、农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

有关的担保基础,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效果。

【篇二:金融扶贫】

***银行2016年金融扶贫情况汇报

一、总体目标

按照《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吉

安市委市政府发文要求在脱贫攻坚战中作示范、带好头(〔2016〕3号)文件精神,力争完成井冈山市在2016年率先脱贫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

1、政策支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行范围内高度重视,多次开

展金融扶贫专项会议,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具体方案。并

成立金融扶贫专项领导小组,从上至下,层层落实。

2、坚持“精准扶贫”,扶贫下沉,给予贫困人员实在的优惠。

3、坚持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特色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金

融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立足井冈山本地的特色,在茨坪、龙市、

厦坪、新城区等地因地制宜开展金融特色产品开发。

三、工作措施

1、创新扶贫工作方式与方法,扶贫贷款与产业风险补偿机制相结合。与市扶贫与移民办、市财政局签订了2016年扶贫产业贷款相关方案,对64个贫困村进行产业扶贫贷款扶持,该64个村均是由红卡户、

蓝卡户组成的专业合作社,迫切需要发展。我行给予每户贷款10至20万元,基准利率的方式,给了专业合作社良好的发展机会,又减

轻了贫困户的利息支出,实现了真正的扶贫目的。

2、开展切实有效扶贫活动。继续搞好牵手致富、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总结以往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我行直接对接井冈山东上乡曲江村,实现精准扶贫对接。向该村的4个红卡户和13个蓝卡户的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送去慰问金共计30000元整及生活物资。

3、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实现扶贫方式的可持续性。 2015年1月1日起,4年内由我行股东***公司让渡股权600万收益给井冈山600户红卡户。我行股金分红后,分红的收益首先支付给***公司,之后由***公司按照相关红卡户比例将所获得股金分红全部让渡。

4、加大扶贫贷款支持力度。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在2016年重点创新扶贫特色产品,逐步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每年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四、存在问题

1、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缺位。目前我行暂未与担保机构合作,对部分稍差的农户、小微企业暂无法提供有效的贷款支持。相对金融扶贫的范围有限。

2、整体产业发展较为薄弱。井冈山市农业基础较弱,旅游产业发展相对为特色突出产业,工业进程整体产业集群不高,产值较弱。相对金融扶贫支持风险较大。

五、政策建议

1、建立区域、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部门与银证保等金融机构联合,进一步完善横向协作机制。市财政局、市扶贫办、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计划,统一具体宣传内容和口径,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有效凝聚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形成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整体合力。

2、争取财税政策的支持配合。争取市财税部门的支持配合,建立财政奖补、贷款贴息、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金融配套措施,相应缓解金融扶贫的风险。

【篇三: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思考】

关于对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

的思考

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坐落于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

腹地,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5年,西峰成立县级市,2002年撤市设区。全区现辖5乡2镇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856个自然村、15个社区;总人口37.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1万人);总面积9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24万亩,山、川地14.8万亩),境内沟塬交错,植被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500

毫米,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

雨养旱作农业区。

一、扶贫开发工作背景及现状

西峰区自1986年开始扶贫攻坚,1996年整体解决温饱;2002年国、省扶贫政策和资金中断后,全区上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

革命老区精神,坚持不懈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我区被列为六盘山“天窗”县(区)之一,2013年被列为省级“插花型”贫困片带扶持范围。目前仍有贫困户4585户,贫困人口

1.83万人,贫困面

7.12%。今年以来,在省、市各级领导关怀支持及上级业务部门精

心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上下全力开展扶贫攻坚,走精准

扶贫之路,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

扶贫格局,初显成效。

二、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现状

由于我区不是国扶省扶重点贫困县区,贫困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

资金短缺。去年以来,为了破解这一制约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时积极学习兄弟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决定在

10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

推进并取得实效,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领导,政策护航。区上成立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

领导小组,在区扶贫办设立互助资金监管办公室,乡镇设立了扶贫

工作站,各试点村均成立了村级扶贫互助协会,配备了大学生干部。讨论出台了《西峰区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扶贫贷款资金管理细则》、《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规划》、《西峰区金融支

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7)》。区政府向国开行兜

底承诺,区财政列支100万元作为担保金注入担保公司,由市经投

公司在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为我区贷款1000

万元。

二是严格选村,精准定户。按照“1+9”试点模式和5个选择试点村

的标准,选定新庄村为区抓试点村,罗杭、湫沟、左咀、铁楼、沟畎、东坪、老山、芦子渠、田畔等9个村为乡抓试点村,实现了乡(镇)试点工作全覆盖。贷款资金拨

付我区专户后,我们在1个工作日内将贷款资金拨付到试点村扶贫

互助协会专账,由乡村负责投放到467名农户手中,主要用于扶持

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其中贫困户占60%以上。单笔贷款2万元

及2万元以下433户,单笔贷款2-5万元34户(大户带小户)。

三是多措并举,降低风险。紧密跟进贷款资金后续管理工作,安排

专职人员进乡驻村严格抓好扶贫互助协会财务管理及跟踪问效。聘

请种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了田间、地头、圈舍现场指导为主,集中授课、座谈交流同步开展的方式,结合试点村产业特点,

持续开展“143”技术到户培训,共培训养殖户300余人,种植户450

余人,技术员、防疫员30余人,使受训农户掌握了致富产业技术技能,确保贷款户在春耕生产中利用培训过的技术技能科学经营,取

得经营实效。

一年的实践证明,建立“一体系四保障”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机制,采

取五户信誉联保、“双联”干部担保,“143”技术到户实保,风险防控

措施强;贷款条件优惠,按年结息,贷款审查效率高,农户使用便捷,放款速度快;充分发挥了政府组织优势,实行全程公开透明公

示制度,可复制性强,易于推广。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不是简单地发

放贷款和扶持产业,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政府“一头热”的扶贫

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变政府过去包办代替为指导服务,实现“过去给钱给

物要我干”为“今天主动参与我要干”的思想观念大转变,从而彻底根

除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群众树立“借鸡下蛋、下蛋还鸡”的创业

意识,推动群众依靠贷款资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而实现脱贫致富

奔小康的目标。

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扶贫攻坚暨“双联”行动推进大会上对我

区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计划4年争

取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4.9亿元,把这项工作作为我区今年减贫摘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即知即改的重要任务。继

续按照“先抓试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区推广”的

工作思路,争取落实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2000万元,新增24个试

点村,共在34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占全区行政村总数34%,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三、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资金来源仍显单一。一方面,我区2014

年计划争取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2000万元,按照单户贷款额度在2万元及2万元以下计算,仅能覆盖1000余户贫困户,而我区现有贫困户4585户,覆盖率约为22%。另一方面,全区直接面对贫困农户的准金融组织仅有村级扶贫互助协会,扶贫贷款资金来源局限于国开行,没有其他银行的资金投放。

二是金融支持深化程度不够,到户贷款贴息覆盖率不足。一方面,我区金融扶贫产品缺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近年来金融扶贫的主要抓手仅有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同时由于我区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区,也没有双联惠农贷款的投入,多年来处于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资金“双缺”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到户贷款贴息资金较为缺乏,今年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为我区整村推进项目村配套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贴息期限只有1年,而国开行扶贫贷款最长期限为2年,且仅涉及8个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覆盖率24%。三是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风险防控机制有待加强。一方面,尽管我区村级扶贫互助协会严格按照金融行业财务管理标准运行,使用互助资金管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但未与业务主管部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担保手段较为单一,“5户联户信誉担保+双联干部担保+财政工资担保”的“三选一”担保模式,虽然降低了农户贷款“门槛”,也降低了贷款资金风险,但是双联干部的数量毕竟有限,财政工资担保更是“一人难求”,大多数贷款户只能依靠本村亲朋好友联户担保。按照每村有50名贷款户计算,需要担保户250户,而我区部分规模较小的行政村,全村户数不足300户,面临担保力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143”技术到户培训、公办担保公司担保、农业保险推行等风险防控机制虽然已经健全,但进展程度不平衡,如农业保险介入深度不够,覆盖产业种类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