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系统个人工作总结

水利系统个人工作总结

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都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它们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力、冲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更为复杂。本文为水利系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范文一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时间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一年的时间转眼就在我们的指缝间消逝。回顾一年的工作,不禁思绪万千,有收获的喜悦,由探索的艰辛,下面就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一年来本人坚持学习国家政策方针,按照局处下发的文件精神的具体要求,全面完成了处所下达的各项工作和学习任务,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不断的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个人总结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并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本所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技能

本人立足本职,加强业务技能的不断提升,始终跟上

时代水利步伐,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意识,做一个学习型职工,增强求实创新精神,各种理念要创新,提高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使自身的业务技能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三、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本人任劳任怨,服从段长的安排,努力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程安全运行是确保灌溉的首要任务,一年来本人坚持进一步熟悉了解掌握工程现状和运行情况,对各支干渠的工程性能,信息自动化设施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以及各斗口启闭机的检查更换保养工作认真钻研,在正

常工程运行、巡查过程中始终做到:人到、信道、眼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协调解决执行工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岗位目标责任,对正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点渠段增加了巡查汇报次数,做到了工程安全运行。

在下修中我和段上人员,顶着烈日户数对五支干一支渠,塌陷的地方进行了勾缝,加班加点严把质量关,保证了工程维修的严肃性和运行管理的可靠性,是一年来的工程安全运行,确保了灌区灌溉的正常运行工作。

四、灌溉管理工作

1、扎实抓好计量设施的校正工作,是水利工程的重要

任务。对量水堰进行了全新的描绘,确保了观测水尺清楚明了,计量准确无误,在测量工作中与本所统计端上人员共同协作,对各部门取水口进行了测量校核全年累计99次,确保计量准确无误。

2、在正常灌溉调配水渠道巡查过程中,本人尽职尽责,认真准确的按照所段的指令对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进行调配,对巡查观测的水位记录认真填写,严格执行各渠道每天三次的水量调配观测和巡查任务,使农作物全部及时灌溉,没有一亩地干旱,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今年的工作业已结束,在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水利系统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任务也是很艰巨。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查找工作漏洞,分析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加强团结和协作,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开拓进取,永远保持一流的精神风貌,为水利工程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范文二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全省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工作部署,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市为引领,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利行业管理,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改善水环境水生态

承载能力,加强水利服务民生能力,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发展,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现代水利。

一、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基础保障能力

1、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抓重点,破难点、树亮点,计划投资112亿元,实施 179项工程,积极打造“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积极推进南部生态保护区水源连通、水源置换、水源涵养等工程,协调推进中部泉水景观区、北部湿地风貌区以及各县(市)区的创建工作。着力构建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水供用体系、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提升全市水生态的自然、用水、管理和意识文明。

2、加快水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实施卧虎山、锦绣川、兴隆、浆水泉、孟家五库连通工程;完成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调水工程;开展东湖水库输水工程前期工作,完善“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的水网构架。

3、加快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实施狼猫山、大站、石店3座中型水库,龙湾、百丈崖等8座小型水库,柴庄闸、四干入清闸等水闸以及80座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玉符河、商东河、杏花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历城区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以及重点河道防洪非工程措施项目;加快推进稍门平原水库建设,开展卧虎山水库续建增容以及北大沙河黑水湾等河道拦蓄工程,进一

步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

4、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完成6个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历城区、长清区列入新一轮重点县建设;抓好XX年度“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800处为民办实事建设任务;抓好邢家渡、章丘绣惠、济阳葛店等大中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45万亩。

5、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思路,完成20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任务;加快济阳、商河饮水安全平原水库建设;加强水质监测处理,提高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针对早期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标准低、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升改造。

6、加大水土保持及重要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以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为重点,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保科技示范园区的推广与建设相结合,重点实施市中区土屋峪、卧虎山水库穆家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实施卧虎山、锦绣川等重要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地方政府拆除违章建设,清理库区周边垃圾,实施污水管道改造,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提升库区周边环境面貌。

7、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按照智慧水利的发展要求,对我市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保障环境、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等五个分类深入研究。结合市政务云建设,启动市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建设综合信息服务与应用支撑平台,构建全市水利政务、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完成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建成独立传输、便捷开放、易于扩展、界面友好的信息采集传输发布系统。

二、强化水利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8、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取水用水的监督管理,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开展泉域补给区强渗漏带保护和修复工作,制定全市水功能区保护规划,严守“三条红线”;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并分解下达县(市)区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和规模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并按照《济南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配套实施方案进行考核。

9、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时刻关注雨情、水情、旱情,抓好当前抗旱保苗工作,做好今冬明春蓄水保墒。坚持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乡三级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加强预警、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强化县(市)区级防汛抗旱队伍建设,完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队伍体系,积极开展实战演练,提高

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能力。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补充制度,确保抢险救灾需要。

10、强化水行政执法管理。强化水政监察执法,健全与公安、环保等部门的横向联合执法机制;健全与省、县(市)区、镇(办)等水利管理部门和单位的纵向联动执法机制;开展水资源、河道执法专项检查行动,维护好良好的水事秩序;开展《济南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济南市河道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的修订调研,出台《济南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护办法》;加强水法律法规宣传,开展水法规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宣传活动;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继续做好水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县建设

11、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继续推行中小水利工程“一县一法人”和由“项目管理公司”代建代管的建设管理模式,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继续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的要求,开展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和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检查工作,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高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以科学管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水利工程“争先创优”评比活动。

12、加大水利工程管护力度。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落实河长制确保河道整洁畅通的通知》、《济南市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加大水

利工程管护力度,扭转重建轻管局面,建立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正常维修养护和安全运行。推进116水利服务热线电话建设,具备条件地区全部开通。认真落实农村水利建后管理措施,发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作用,加大基层管护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推行管护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3、加强水利科技和水文化宣传工作。加快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洪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等。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和《水利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安排水利科技专项资金,推进工程带科研政策落实。支持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做好今年秋季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读本进中小学课堂。建设泉城水情教育基地,传承和发扬泉城特色水文化,倡导节水爱水,传播水生态文明理念。

14、强化水利前期工作。高水平编制河道整治、水土保持、农田水利等各项专项规划,从计划、项目审批、节点要求等确定工程的合理工期和实施时机,确保水利项目早立项、早审批、早开工、早见效。

三、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机制体制

15、进一步优化水行政审批改革。继续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巩固审批改革成果,加大水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下放、合并力度,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强化批后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

效。

16、健全水利投融资机制。全面推进水利项目建设事权划分,探索开展省与市县共管项目以及市县项目分类管理。足额征收水利建设基金、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规费,用于水利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引调水工程、雨洪资源利用等水利建设,允许以水利、供排水资产以及相关收益权等作为还款来源和抵押担保物。积极发展BT、BOT、TOT 等新型水利项目融资模式。积极拓宽水利移民帮扶投资渠道,尽快建立水利移民综合帮扶工作机制。

17、建立健全水权水市场和水价形成机制。依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有关河湖、水库的水量分配方案,探索对全市地表、地下以及外调水源进行确权登记,逐步明确初始水权。以县(市)为单位推进多水源区综合水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溉定额内用水给予终端水价优惠,超定额用水逐步实行累进加价。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严格落实工业与服务业行业用水定额(计划)管理和超定额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制度。开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综合水价研究工作。

18、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市场主体监管、安全生产、招标投标、项目管理等环节,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手段创新。建立健全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立

宽进严管、能进能出能停和优胜劣汰的监管机制。深化招标投标管理改革,确保水利工程招投标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并试行网上电子招标。按省厅要求,国家和省投资XX万元以上项目全部进入市级以上交易平台进行。

19、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争取完成长清石店水库等3个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按照有关要求,定岗定编定人,对两费落实进行督导。继续推进全市水管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争取腊山分洪管理站、垛庄水库、杏林水库3个水管单位达到市级标准,小清河、鹊山水库、垛庄水库评为省级规范化管理单位。继续推进全市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力争腊山分洪工程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济阳澄波湖,邢家渡引黄处灌区、小清河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探索推进管养分离,推广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试行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强化基层水利服务效能建设。

20、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研究制定生态脆弱区补偿办法,逐步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开展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区、蓄滞洪区、库区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补偿工作试点。

四、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

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贯穿工作始终,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服务水利改革发展,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树立水利行业“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2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水利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各单位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继续开展好反腐倡廉教育,重点做好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2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机关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好全国、省级、省水利系统、市级文明单位申报管理和复查工作;加强水利宣传工作,营造治水兴水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做好工、青、妇工作,为水利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4、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水利专业人才,构建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水利队伍,切实解决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断层问题。加大水利干部职工教育

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抓落实的观念,以治庸强能力,以治懒提效率,以治散正风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